污泥违法违规处置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重点,污泥问题已成为一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瓶颈和短板。
一是企业“省钱”心理作祟。污水处理厂大多将污泥交由第三方处置,需付出相应的处置费用。据了解,根据处置方式的不同,目前处置1吨污泥需付给第三方100元至数百元不等的处置费,这对企业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导致一些企业在污泥处置上偷工减料、弄虚作假。
二是处置渠道收窄。过去,处置污泥主要是就近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但随着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需要,一些地方逐步限制甚至杜绝以卫生填埋方式处置污泥,客观上使处置渠道变窄。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含有一定的养分和丰富的有机质。若处置不当,其含有的各类污染物就会重新回到自然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安全。但若处理妥当,则可以变废为宝。长远来看,污泥走资源化利用的路子是大势所趋。
各地可结合“无废城市”试点,在污泥资源化利用上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破解污泥资源化利用难题,使污泥由污染源变为新资源。
探索推行多元化处置路径。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云南省研发应用污泥热解碳化技术,污泥在绝氧环境下热解生成热解油气和生物炭,热解油气直接回用系统,替代外部热源,所产生的生物炭可用于土壤改良,还可以制造炭基肥、建材等。重庆市利用高温发酵新技术,可将污泥转化为园林绿化所需的高营养肥料。
严厉打击污泥处置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加强对污泥资源化利用工作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随意倾倒、违法堆存等行为,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规范发展,实现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